将担当精神融入自贸港建设全过程
海南日报评论员
7月1日,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纪念日,我省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“学先进、带后进、转作风、促发展”会议,对60名担当作为先进个人、11个担当作为先进集体,进行了通报表扬,同时,也通报了6起不担当不作为典型问题。对先进予以褒扬,对后进及时鞭策,这既是一次作风建设的推进会,也是一次强化担当的加压会,释放出的信号很明确,要在全省上下进一步营造担当作为、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。
担当作为,贵在对标先进榜样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担当大小,体现着干部的胸怀、勇气、格调,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。受表扬的先进个人、先进集体,虽然来自不同领域、不同行业,但都体现着勇于担当作为的可贵品质。他们有着忠诚坚定的政治品格,有着情系群众的为民情怀,有着锐意进取的胆识魄力,有着善作善成的奋斗精神,是近在身边、可学可鉴的先进典型。在自贸港建设中激励担当作为,既需要先进者再接再厉、再立新功,也需要广大干部对镜自照、见贤思齐,自觉从榜样身上汲取奋进力量,解放思想、开拓创新、攻坚克难,争当改革攻坚的“排头兵”。
担当作为,重在锤炼过硬作风。干部作风关系自贸港建设成败。近年来,从“作风整顿建设年”到“能力提升建设年”,再到全省有力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,一系列举措正是为了推动广大干部练就扎实过硬的作风能力。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。现实中,一些干部困难面前“绕着走”,矛盾面前“和稀泥”,说到底,在于政绩观错位、责任心缺失。会议强调“用干部的‘辛苦指数’换取群众的‘幸福指数’”,正是要求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,摒弃不作为、慢作为思想,在封关运作、营商环境建设等大仗硬仗中锤炼“严实细”的扎实作风,以实绩实效体现担当。
担当作为,成在营造干事生态。干事创业,不仅需要干部自身的“内生动力”,还需要为实干者提供坚强支撑,这就要建立完善的体制机制。会议提出,完善干事创业考评、教育培训、关心关爱三项机制,体现出为担当者卸包袱、撑腰杆的温情关怀。自贸港建设,需要“闯将”“干将”,要求各级部门坚决破除“洗碗效应”,落实好“三个区分开来”,充分发挥容错纠错机制作用,为敢做事、能做事的干部撑腰鼓劲,让其心无旁骛、奋发有为。同时,要把基层一线和重点项目等作为“赛马场”,激励干部在应对急难险重任务中磨炼意志、锤炼本领,成为干事创业的行家里手。
风正好扬帆,气正能聚力。当前,我们进入自贸港封关运作、扩大开放的关键时期,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广大干部扛起担当、实干争先。我们当以先进典型为标杆,以不担当不作为典型为警醒,将担当精神融入血脉,用严实作风托举使命,书写更多实干答卷,为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贡献智慧和力量。